欢迎访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第二十四次读书会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第二十四次读书会

作者:     来源:      阅读:6309     2017-04-06 10:34:02

  

文艺学第二十四次读书会综述

 

阅读书目:费赫尔、赫勒《美学的必要性和不可改革性》

主讲人:彭成广

主持人:傅其林教授

地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251会议室

时间:2017年3月19日上午9:00-12:30


本次读书会所讨论的文本是赫勒和费赫尔的文章《美学的必要性和不可改革性》(摘自《美学的重建——布达佩斯学派论文集》),由主讲人彭成广推荐。《美学的必要性和不可改革性》一文提出了美学的合法性问题,是《美学的重建——布达佩斯学派文集》中的第一篇,在文集中可谓占据着“文之枢纽”的重要地位。不惟如此,事实上就该文提出的问题而言,它对布达佩斯学派的解构美学也有着代表性的意义。

彭成广首先做了题为《合法性与矛盾性的悖论——阿格妮丝·赫勒的现代美学理论研究》的发言。首先,他提出现代美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其存在的合法性是什么的问题。接着,他引用赫勒对激起美学产生的四个要素的论述来回答这一问题,即审美自律的出现、资产阶级社会共通感的缺失、艺术脱离日常生活和艺术品日益商品化。彭成广将这四个要素视为现代性美学合法性的基础,并详细地阐述了这四个因素,分析了它们在美学产生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其次,他阐释了包括历史哲学美学和艺术批评在内的现代美学话语发生作用的方式:1.艺术的审美是哲学体系的,艺术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甚至,历史哲学决定了艺术审美价值的高低;2.艺术批评是现代美学的另一范畴,它沿用归纳总结的方法,重视具体艺术作品“去总体化”;3.历史哲学美学和艺术批评都站在为美学立法的前提和宗旨上,不同的是,现代性的哲学美学话语追求的是审美自律的体系化,指向普遍化的人类共通感,而艺术批评则对这种审美自律和趣味进行解构。再次,他在发言中剖析了历史哲学与艺术批评和自的优劣,并认为二者在矛盾对立中达到了一种制衡彼此的状态:历史哲学美学为历史性和物种价值保护的任务奠定了基础,但哲学美学因其哲学偏爱而产生的错误也是严重的,正是在哲学美学的这一悖论下,艺术批评作为平衡方必须出现。最后,他又回到问题的本身“现代美学何以存在?”,他认为从艺术自律向艺术尊严的转变,是解决现代美学困境的主要路径。总体上来看,他认为赫勒对当代艺术乃至整个现代美学话语体系存在的合法性以及矛盾性的特征做了精要论述,她既承认现代美学的历史哲学的特征与局限,又反对用艺术批评来代替历史哲学的极端后现代做法,在涉及具体的艺术作品时,赫勒主张用艺术品的尊严来替代艺术品自律的概念,凸显了审美主体在美学话语体系中的地位,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

在彭成广发言的基础上,李慧文和秦佳阳分别做了题为《合法性的悖论:阿格妮丝.赫勒的现代美学思想研究》和《论生于哲学美学与艺术批评之间的艺术作品的尊严》的发言。李慧文认为,赫勒所列出的激起美学的四个因素都只能看作是现代美学的前提条件,美学的合法性基础来自于它以概念或一般规范等形式提供的“共通感”,并分析了作为现代美学合法性基础的“共通感”及其矛盾。秦佳阳认为,艺术作品的尊严是在自律与他律间、哲学美学与艺术批评的对立间获得的平衡,在历史哲学美学与艺术批评美学的尝试宣告失败之后,人道主义美学成为解决现代美学根本矛盾并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美学话语,成为当代美学健康发展的必然道路。 围绕以上三位博士生的发言,与会的老师同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邓建华老师主要针对“共通感”的问题提出批评,她首先指出“共通感”是《美学的必要性和不可改革性》这篇文章中的一个关键要素,认为它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但以上发言中存在一个问题,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艺术取代了宗教的地位,那么上述发言中提到的现代社会中的这种“共通感”究竟是艺术提供的,还是美学提供的,是需要进行进入一步辨析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周文老师结合现当代文学研究提出自己的思考,他首先对彭成广“哲学美学和艺术批评二者对立统一”的观点表示认同,并回到自己的研究领域,认为哲学美学和艺术批评二者的对立矛盾关系映照了现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之间的关系,赫勒这篇文章对于重新理解现代文学研究话语上的优势地位和当代文学批评话语的局限和挑战,深入思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面临的诸多困境,推进学科建设和发展有很高的镜鉴价值。 西南交通大学的廖恒老师认为赫勒的文章很有深度,超越了一些当红的西方批评论家,赫勒提出了很多革命性的看法,与此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困惑和争议,比如美学是不可改革的这种说法给理论界带来了某种压力,同时它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理论现实,我们不一定同意赫勒的判断,但她指出的关于哲学美学和艺术批评的两个范畴的分立,它们只能各守边界并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抗,这是很有启示意义的。另外,赫勒把“共通感”的问题上溯到古希腊时期,但是近来以来,“共通感”的重新使用是从维柯开始的,维柯启用“共通感”是为了对抗科学理性对知识垄断和主宰人类精神世界的局面,它是人文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现代社会,对于把个体整合成整体具有重要的意义,赫勒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和哈贝马斯的社会学出发点形成鲜明对比。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高树博老师指出,三位同学的文章存在一个问题,即缺乏对赫勒这篇文章在审美现代性问题域中的地位和意义的思考。“共通感”乃是此文的关键命题。实际上,赫勒这篇文章的价值就在于她从“共通感”的角度讨论美学的合法性问题。“共通感”涉及到审美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进而,“共通感”也关涉“主体间性”这一当下的热点问题。这也是哈贝马斯等人所关心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另外,赫勒和费赫尔在讨论美学的问题时,只把美学指向艺术,但是艺术和美学并不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赫勒所谓的归纳美学和演绎美学所产生的矛盾实源于此。或许,现象学家盖格尔和波兰马克思主义美学家莫拉夫斯基所倡导的“价值论美学”有助于成为解决该矛盾的第三条路。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饶广祥老师从广告学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艺术品在商品化社会中具有两个方面价值,一个是它自身的价值,另一个是它作为商品交换的经济价值。美学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审美主体对于艺术品的凝神关照,对应地就涉及到“共通感”的问题,但相应地却忽视了对艺术品在市场中作为商品流通,会不会影响艺术品本身价值的这样一个问题的思考,进而,饶广祥老师提出了对广告在艺术品商品的价值关照中发挥的作用的分析,他论述了广告作为艺术品价值判断所依托的重要公共领域,如何对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判断产生影响的问题——即广告塑造“共通感”的问题。

傅其林教授总结了三位同学的发言以及各位老师的批评意见,认为无论是发言还是针对发言的批评,都具有相当的深度。同时指出,本次讨论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就是“共通感”。赫勒和费赫尔《美学的必要性和不可改革性》在文集中具有重要地位,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首要的问题就是提出对美学这个学科、美学和现代社会的内在关联的反思,美学是现代性的产物,这种定位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哲学。当代美学的危机和它的重新建构,对其他学科也有参照作用,美学的话语结构、它内在的危机状况值得继续深入反思。 傅其林教授通过对前资产阶级等级社会结构和现代社会原子化结构的辨析,指出“共通感”和社会结构功能特点的紧密关系,它实际指向了如何在现代社会建构合法性,人和人之间有无交往可能性的问题,但悖论也在“共通感”上突显。第一,现代社会是一个原子化的社会,它消解了传统社会的“共通感”结构,那么个体化的社会如何能建立一种共通感?在这种情况下,艺术要重建一种心灵共同体,凭借的是一种基于人性的“共通感”,美学就是要为这种可能性提供合法性解释,并提升到概念和理性的层面。如赫勒所言,美学建构的这种“共通感”实际却好像是虚假的共通感,是美学家个人理解的“共通感”上建立的概念、范畴和美学体系,这使得它具有个人主义色彩、审美趣味偏好、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历史视角告示问题,进而导致了美学判断的高错误率,这是现代美学不可消解的悖论,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学是不可改革的。赫勒还是试图建构基于“共通感”或者说基于现代社会基础的美学的可能性,虽然传统社会的“共通感”已被消解,但社会可以分为不同的群体——这是一种动态、多元的可能性,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可交往的可能性,这实际涉及“共通感”的建构,但这种“共通感”不是绝对的、稳定的“共通感”,而是有限程度的“共通感”,不是康德、黑格尔以及卢卡奇那种宏大叙事的美学,这种建构承认多元,涉及到人的平等交往和艺术品的尊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第三条路”。第二,用历史哲学来总结现代美学的概念是这篇文章的精彩、深刻之处,但也带来问题,历史哲学是大写的,它要针对历史时期的所有人类问题来建立一个等级,矛盾于此突显,如卢卡奇的历史哲学观点变化导致他判断的价值观念的改变,那么我们对文学艺术作品到底应该怎么理解?这又和“共通感”的问题有关,“共通感”在现代社会不断分化中,一方面有可能性,另一方面有很多伪的、虚假的“共通感”存在,“共通感”是“被建构”起来的,而不是基于人类的感性经验,美学的建构可能也是基于这种虚假的“共通感”。如果我们的生活已经被现代性、媒介、商品所消解,那么所谓的“共通感”包括多元的“共通感”也是虚假的,即是说在我们当下“虚假”的日常生活中,连我们个体本身都被虚假化的时候,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是也处于一种危机状况?赫勒他们对这个问题批判得不够,这也是他们的批判缺乏深刻性的地方。

另外,就“共通感”是被创造出来的还是被诱导的问题,周文老师和廖恒老师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在此基础上,高树博老师又提出补充意见认为,“共通感”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阐释学的问题。以上这两个问题在会上引起与会者的共鸣和热烈讨论。

                                                                                                                                李慧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