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网站
首页 > 学者文集

我记忆中的1985 年“方法论热”

2019-03-29 11:21:24

在新时期文艺学探索和发展史上,1985 年的“方法论热”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研究

2017-10-22 23:16:31

据我所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思想来自毛泽东。早在 1938年 10月, 毛泽东在 《论新阶段》的第 7部分谈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民族的历史遗产问题时, 明确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这里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简要而明确的解释。

1985: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年的文化记忆

2017-09-04 13:13:45

1980 年代文艺学美学 “方法论热”,无疑是新时期文艺学美学探索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大致可分为酝酿 - 发生期、发展 - 高潮期以及深化 - 转向期三个阶段; 它主要探讨了自然科学方法论引进的合理性、新方法运用的评价、文艺学方法论之多层次性及各层次关系、文艺学方法论与文学观念之关系、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文艺学方法论多样性关系以及文学主体性等六大问题; 在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宏观境域中,开放、变革的大思想文化环境、人自身的现代性启蒙、文艺及理论批评观念的解放、文学创作新潮和人文自然科学方法引入的热潮相结合等,是促成此 “方法论热”众多复杂原因中的几大根由。这场“方法论热”是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指导下的一个大破大立、破中有立的动态过程,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引起甚至促进了思想领域的整体革新。

略论文学作品的意义生成———一个诠释学视角的考察

2017-09-04 13:13:45

文学作品的意义来自何处?这是一个既古老又不断出新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西方文论界、美学界普遍认同作品的意义来自作者。这种观点在 19 世纪后期、20 世纪初期,随着心理学美学的大发展,影响进一步扩大,多数文论家、批评家将研究重点放在作者的生平、经历、传记等的研究上,力图从中寻找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这就是 “作者中心论”。但是, 20 世纪前半期,随着 “语言学转向”和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分析美学、结构主义、符号学等的兴起,意义探寻从作者转向文本,似乎作品一旦完成,其意义就独立于作者而只存在于文本本身的语言结构和形式中。这是所谓 “文本中心论”。到 60 年代前后,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现代诠释学强势登场,催生了文学作品的意义来源于读者的新理论;同时,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文论也偏重于读者。两者合流形成的 “读者中心论”影响巨大,成为当代西方文论的主流话语。有意思的是,在文学作品意义来源问题上,百年来的西方文论恰好经历了构成文学活动三个要素或环节逻辑进程两大重大理论转变:创作 → 作品 → 接受,以及作者中心 → 文本中心 → 读者中心。其中原因复杂,存在需要反思的片面性和理论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