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睿,女, 1972 年生于重庆。 1990 年进入四川大学中文系学习, 1997 年留校任教, 2001 年在四川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2002.3 — 2004 .1在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4.9-2005.9在哈佛大学东亚系任访问学者。主要著作有:《从经学到美学:中国近代文论知识话语的嬗变》、《未完成的审美乌托邦》、《话说老子》等。已在《四川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文艺理论与批评》、《外国文学研究》、《江汉论坛》、《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战线》等报刊发表论文几十篇。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起源与演变”,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当代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曾获四川省社会科学界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第二十四次读书会
“东欧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国际会议”在四川大学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构” 研讨会预备通知
合照
“马克思主义文论前沿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顺利召开
“东欧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国际会议”预备会通知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青年论坛 暨“延安文艺与当代文艺发展”学术研讨会通知
“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33届年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性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隆重召开
East-Europea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A Conversation. Fu Qilin, Galin Tihanov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第25次读书会
“革命文学论争”与无产阶级戏剧的生成
黑格尔论“教化”与政治文明发展
弗兰克·莫莱蒂的“世界文学”思想
斯维塔克马克思主义戏剧人类学批判及其人道主义精神内涵
工艺学、自由时间: 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文艺思想体系的重构
“窃火给人”: 鲁迅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译介
第四届东欧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国际会议:纪念齐格蒙特·鲍曼 预备通知
生命与形式——康德与20世纪西方美学
俄苏美学在中国的逆向生长——评凌继尧新著《重估俄苏美学》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 缘起、内涵及趋势
时尚哲学视阈下的现代性批判
从雅各布·布克哈特到彼得·伯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化史研究新突破
俄国形式主义的空间叙事理论探究
批判理论与卢卡奇美学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理论
作为一个诗学命题的“知人论世”说及其诠释学问题
比较审美现代性和当代美学研究的新路径 ——第九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综述
论艺术制作
论文学艺术的“文本意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