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草 | 形式何以具有意识形态性 ——论西方美学对形式的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也 是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人 们多从艺术品的思想观念、艺术家的阶级和立场、艺术 品与社会间的关系等角度探讨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 系,而对形式与意识形态间的关系所论不多。形式往 往等同于艺术自律,与意识形态相对。随着西方马克 思主义学者对形式与意识形态间关系的探讨,这一问 题为众多持不同立场、观点的西方美学学者所关注,远 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内部范围。他们对此问题的 多方位探索,使得此问题获得了突破进展,确认了形式 的意识形态属性。本文将在宏观角度勾勒西方美学对 此问题的三种研究路径,呈现形式的意识形态属性是 如何得以确认的。
[美] 麦克尔·斯普林克 | 想象的关系: 阿尔都塞与唯物主义美学
本文是麦克尔 · 斯普林克的著作《想象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美学与意识形态》 的最后一章。 本文认为,审美的概念是指经验性的时刻而不是形式上的。 审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范畴, 它的范围比人们通常认为的要大得多, 从狭隘的艺术主题延伸到了经济 (以及其他) 理论, 也涉及知识生产的机制本身。
王凤才 李可歆 | 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对待大众文化的不同态度评析
大众文化问题是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都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但两者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迥 然不同。 在法兰克福学派内部,既存在主流的、基本否定或完全否定大众文化的激进立场,又存在另 外两种相对温和的、非主流的态度,即肯定之中有否定和否定之中有肯定;伯明翰学派对大众文化总 体上持基本肯定的立场,其理论经历了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之争、从文化多元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 向、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民粹主义之间发生撕裂三个不同阶段。 总体而言,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 学派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存在较大差异,但也不无共通之处;其中一些学者对大众文化采取的全面 否定或完全肯定的立场当然具有片面性和偏激性,但也有一些学者采取的中肯态度是相对客观、值 得赞赏的。 在大众文化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和社会每个领域的今天,我们需要正视大众文化的双重 作用,反对全面否定或完全肯定的极端立场,在给大众文化留有空间的同时,还高雅文化以尊严。
Rehan Aslam Sahi | A Marxist Analysis of Kafkaesque Society in Metamorphosis.
《变形记》是弗朗茨·卡夫卡在荒诞主义影响下创作的中篇小说。作为现代作家的作品,我们也能从中窥见其他文学理论的痕迹。本文旨在揭示那些彰显社会经济作为核心支柱的关键要素:个人价值仅通过其对家庭、同侪及社会机构展现的生命力来衡量,而这种生命力又以天命为标准。资本积累程度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角色——是掌控阶级(无产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所支配。这种区分在小说中也有所体现。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对小说进行深度分析后撰写而成,研究样本仅取自小说文本本身,未借助外部资料来阐释文学理论要素。
Denny Yarmawati |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strumentalist Marxism and Liberal Feminism on the Concept of State
本文探讨了工具主义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女性主义在国家概念化方面的不同理论路径。研究首先追溯了国家的历史发展及其职能与结构的双重定义。工具主义马克思主义主要受拉尔夫·米利班德思想影响,将国家视为由资本主义统治阶级操控、保持政治中立的工具以维持其霸权。自由女性主义则通过贝蒂·弗里丹的思想视角,同样将国家视为中立机构,但强调性别化社会建构对限制女性政治参与的作用。尽管两种理论都承认统治群体对国家的影响,但其本体论基础存在差异:马克思主义聚焦于经济阶级关系,而自由女性主义则侧重性别角色与个人权利。本文认为,工具主义马克思主义因其对权力结构和阶级斗争的批判性分析,特别是结合葛兰西的霸权概念,为分析国家提供了更清晰全面的框架。相比之下,自由女性主义因过度依赖自由主义理想且回避阶级分析,导致其解释缺乏一致性且更具意识形态矛盾。
戴雪红 吴家丞 | 原始积累与资本主义父权制的当代批判——基于费德里西的自治主义的女性主义视角
1970年代,以西尔维娅·费德里西为代表的早期自治主义的女性主义理论家发掘了家务劳动与资本积累的关系,发起了“家务劳动工资”运动。1980年代以后,费德里西从性别视角探讨资本的原始积累与猎巫运动的关系,认为原始积累时期的猎巫运动是性别分工的起点,实现了资本对女性身体和再生产的掌控。此外,费德里西还发现了新自由主义与原始积累的相似性,论证了原始积累是内在于资本积累的永恒机制,它需要通过猎巫将女性的再生产排斥出经济领域,掩盖对女性劳动的剥夺,并不断强化对女性身体的控制。原始积累机制和猎巫运动说明,资本主义与父权制是一体的,两者互为支撑。从费德里西的自治主义的女性主义视角探讨资本的原始积累与猎巫运动的关系,对于批判资本主义父权制和挑战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乾坤 | 价值形式、国家形式与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基于德国新马克思阅读的探讨
德国新马克思阅读从形式分析的独特视角,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矛盾性内容与价值形式和国家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相较于哲学认识论中常常强调的把握本质和内容,对于形式的分析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资本论》中价值形式分析的重要性正因此在思想史上得到了重视。价值形式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价值的质则是一定的社会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内在的矛盾性,使其必然以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即货币形式表现出来,这一过程即二重化。与价值形式相一致,资产阶级的国家形式同样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必然衍生出的形式,它尽管拥有公共属性的形式性外表,但归根结底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